第26个全国爱耳日--了解耳鸣,告别“耳中喧嚣”!

发布日期:2025-02-28

26个全国爱耳日--了解耳鸣,告别“耳中喧嚣”!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听力障碍人群扩大,听力障碍问题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2025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引发耳鸣的常见原因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是导致耳鸣的常见原因。耵聍栓塞就像是外耳道被堵住了“交通要道”,声音传导受阻,容易引发耳鸣;中耳炎则是中耳腔发生炎症,影响了声音的正常传递;梅尼埃病更是会对内耳的内淋巴系统造成破坏,引发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噪音暴露。长期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中,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KTV等,耳朵里的毛细胞会受到损伤。就像长期过度使用的机器零件会磨损一样,毛细胞受损后,就容易发出异常的“信号”,导致耳鸣。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听觉系统也会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内耳毛细胞数量减少、听神经功能下降,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耳鸣症状。

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耳鸣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会导致内耳血管痉挛,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糖尿病则可能引发神经病变,损伤听神经;心血管疾病可能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使耳部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这些都可能成为耳鸣的诱因。

精神因素当我们处于高度紧张或焦虑状态时,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会发生紊乱,这种紊乱可能会波及到听觉系统,从而产生耳鸣。很多职场人士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到耳鸣症状加重。

耳部检查方法

01.耳廓检查,是否红肿、外耳道有无异物、红肿、疗肿等。

02.内镜检查,做耳内镜检查,评估鼓膜状况、鼓膜内陷、光锥有无变形、穿孔等情况。

03.声导抗,听力不佳的患者需做声导抗、脑干诱导等电测听检查。

04.耳部CT,评估耳腔有没有肿物,有无分泌物等。如果出现肿瘤生长,还需做磁共振检查。

耳鸣的程度划分轻度耳鸣,间歇发作,或仅在夜间、安静环境中出现,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一般不影响睡眠、工作和社交。

中度耳鸣,持续发作,在嘈杂环境中也能感觉到,已经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轻微影响睡眠质量,注意力也会受到一定干扰。

重度耳鸣,严重的持续性耳鸣,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难以入睡,工作效率大幅下降,甚至会影响到情绪,导致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极重度耳鸣,耳鸣声非常强烈,患者几乎无法正常生活,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这种程度的耳鸣已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需要及时进行专业干预。

耳鸣的干预办法如果是由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明确病因引起的耳鸣,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比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导致的耳鸣,清理耵聍后耳鸣可能就会消失;中耳炎引起的耳鸣,通过抗感染治疗,炎症消退后耳鸣也会得到缓解。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耳鸣,控制好血压、血糖,也有助于改善耳鸣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对耳鸣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的神经,从而减轻耳鸣症状。但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缓解耳鸣也非常重要。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噪音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佩戴耳塞或耳罩;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来源:沈阳燕都医院官微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德育天地
第26个全国爱耳日--了解耳鸣,告别“耳中喧嚣”!
发布日期:2025-02-28 字号:[ ]

26个全国爱耳日--了解耳鸣,告别“耳中喧嚣”!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听力障碍人群扩大,听力障碍问题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2025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引发耳鸣的常见原因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是导致耳鸣的常见原因。耵聍栓塞就像是外耳道被堵住了“交通要道”,声音传导受阻,容易引发耳鸣;中耳炎则是中耳腔发生炎症,影响了声音的正常传递;梅尼埃病更是会对内耳的内淋巴系统造成破坏,引发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噪音暴露。长期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中,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KTV等,耳朵里的毛细胞会受到损伤。就像长期过度使用的机器零件会磨损一样,毛细胞受损后,就容易发出异常的“信号”,导致耳鸣。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听觉系统也会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内耳毛细胞数量减少、听神经功能下降,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耳鸣症状。

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耳鸣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会导致内耳血管痉挛,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糖尿病则可能引发神经病变,损伤听神经;心血管疾病可能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使耳部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这些都可能成为耳鸣的诱因。

精神因素当我们处于高度紧张或焦虑状态时,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会发生紊乱,这种紊乱可能会波及到听觉系统,从而产生耳鸣。很多职场人士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到耳鸣症状加重。

耳部检查方法

01.耳廓检查,是否红肿、外耳道有无异物、红肿、疗肿等。

02.内镜检查,做耳内镜检查,评估鼓膜状况、鼓膜内陷、光锥有无变形、穿孔等情况。

03.声导抗,听力不佳的患者需做声导抗、脑干诱导等电测听检查。

04.耳部CT,评估耳腔有没有肿物,有无分泌物等。如果出现肿瘤生长,还需做磁共振检查。

耳鸣的程度划分轻度耳鸣,间歇发作,或仅在夜间、安静环境中出现,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一般不影响睡眠、工作和社交。

中度耳鸣,持续发作,在嘈杂环境中也能感觉到,已经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轻微影响睡眠质量,注意力也会受到一定干扰。

重度耳鸣,严重的持续性耳鸣,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难以入睡,工作效率大幅下降,甚至会影响到情绪,导致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极重度耳鸣,耳鸣声非常强烈,患者几乎无法正常生活,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这种程度的耳鸣已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需要及时进行专业干预。

耳鸣的干预办法如果是由耳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明确病因引起的耳鸣,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比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导致的耳鸣,清理耵聍后耳鸣可能就会消失;中耳炎引起的耳鸣,通过抗感染治疗,炎症消退后耳鸣也会得到缓解。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耳鸣,控制好血压、血糖,也有助于改善耳鸣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对耳鸣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的神经,从而减轻耳鸣症状。但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缓解耳鸣也非常重要。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噪音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佩戴耳塞或耳罩;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来源:沈阳燕都医院官微


Copyright © 2017         www.pk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50395-1号    
主办单位: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丹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