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质健康作为一个人的基础素质,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质健康测试是评价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旨在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学校提供科学的教育管理参考依据。本方案旨在设计2023年小学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组长:狄成平、黄燕萍
副组长:陈瑶
组员:卢靖、陈思颖、王启歌、王超、石意、袁园及全体班主任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体育老师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
5.区督导室全程参与测试过程。
三、目标
1.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体质进行科学评价。
2.为学校提供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体质教育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测试内容
1.身高体重测试:通过测量学生身高和体重,评估学生的发育情况、生长发育速度和体型特征。
2.肺活量测试:通过肺活量测试,评估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体能水平和运动耐力。
3.身体灵活性测试:通过柔韧性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关节活动度。
4.心肺耐力测试:通过长跑等有氧运动测试,评估学生的心肺耐力和运动能力。
5.力量测试:通过握力测试等,评估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6.敏捷性测试:通过敏捷性测试,评估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灵活度。
具体内容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五、测试安排
1.时间安排:2023.10.27-10.28
2.场地安排:测试场地应配备专业的健康评测设备,并提供安全保障。
3.测试人员:测试人员为专业的体育教师和医学相关人员,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4.测试范围:测试范围涵盖全体小学生,按照年级和班级进行分组测试。
六、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自行组织、区督导室全程参与测试过程。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县级以上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4.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公布测试成绩。
七、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
1.各班级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数据。
2.班主任负责对本学校的测试数据、评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认真填写有关报表。
八、具体要求与措施
1.我校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达标活动。
2.我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三操、二活动,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4.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5.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一切经费,积极购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用器械,以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