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校 内涵发展

发布日期:2022-10-21

校   徽

       

主体色彩为紫色,看上去充满气质而有魅力,显得浪漫而高雅;上环是中文校名,下环英文校名;内环主图案看似一位头顶着七色花瓣的少年,像浪花一样欢快地奔跑着;1958,是建校的年代;学校面临长江,浪花寓意江水;头顶七色花瓣,寓意校园多姿多彩;中间主体部分又如太阳、月亮、星星,寓意学校用阳光卡、月光卡、星光卡三卡丰富学生生活,下又似一本展开的书籍,寓意书籍为学生的主体生活;整体意为,欢快的新浦实小水娃在多彩的校园生活里茁壮成长。

办学目标:培养现代文明都市人

       

    我校隶属江浦街道,原属城东乡,原是乡镇一级中心校学校。现在,浦口将被打造成南京市江北新区,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学校不再是培养新一代农民,建设新农村,而要培养现代文明的都市人,把浦口、把南京、把祖国建设发展更加美好。因此,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都市文明人。所以,学校提出“培养现代文明都市人”的办学目标。


办学理念: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这是现代管理学大师戴米的观点,他所阐述的是质量管理这一观点,表达的是在工作中我们要寻求质量最优,达到每天都在进步。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就值得肯定,值得表扬。学习如登山,每天都在前进,终有一天会达到胜利的顶峰。对于教师而言,昨天的成绩都已过去,每年、每届,甚至每天的学生都不一样,只有每天都在前进,才可以让自己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游刃有余,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校  训: 善   智

      

    新浦实小濒临长江,校园内绿树环绕,流水潺潺。几十年来,新浦实小人浸润水之韵,沐浴水之灵,早已将“善  智”贯穿于工作的每一天,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 。教育的价值在于利人利他,弘扬“水一般”的务实奉献精神,号召一种“先干后说”、“先有为后有位”的中国式职业美德。此为“善”。 
    庄子在他的《逍遥游•水地篇》指出“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教育,当借鉴水的智慧,厚积基层之智。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积学、积才、积势,丰富个人的能力,并发扬水的智慧,建立学习型组织,教学相长,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成长。此为“智”。


校 风:宁静致远 止于至善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的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育,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而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新浦实小人,当以大真、大爱、大诚、大智为追求,修身育人,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教风:厚积薄发  润物无声

       

    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接触,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会发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的影响力量。每个学生无不处在教师的影响下,教师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思想上无不烙下教师教育的印记。


学风 :水滴石穿  通而生慧

      

    水滴石穿: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此词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后引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上能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心念专一;一通百通,从事入理,产生智慧。

 

楼宇文化


    四幢楼分别命名为“善学楼”“善思楼”“善行楼”“善和楼”,两条主干路分别命名为“智仁路”“智诚路”。一楼长廊为阅读长廊,时时提醒师生:“今天我读书了吗?”二楼长廊为德育长廊,体现着学校德育为首的办学宗旨,三楼长廊为艺体科技长廊,告诉我们,作为教育人时刻牢记全面发展是我们的育人方针。

       

    一大雅(门厅)  【聆风听雨】
    

    此处区域属于开放式门厅区域,亲近自然,从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汲取灵感。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通过阅读放眼世界,通过阅读关心身边事、关心天下事。
    大厅文化墙展示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其它柱面、大墙面展示《弟子规》、《论语》等为人基础篇章,学子们反复诵读,欣赏传统文化之精髓,启蒙养正,学习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形成忠厚学风。

      

    三层连廊文化(三小雅)
       

    一、二、三楼的连廊,分别设有主题阅览区,每个走廊区域设有书架、名言标语和坐凳等,营造一个积极、自由的求知氛围。具体为:

  

    【百阅廊】(一楼)
    “百阅”意义一是大量阅读,博览群书;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楼活动的多为低年段学生,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放图书可较为庞杂,以绘本、故事书、童话、寓言等为主。
   

    【问学轩】(二楼)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二楼活跃的是中年段学生,识字量已有储备,可进行较长文字的阅读,同时兴趣广泛,针对这一特点,轩内图书以科普类读物为主,激发学生阅读欲、学习欲、求知欲。

   

    【书蕴阁】(三楼)

    “书蕴”意为书香蕴藉之所。三楼为高年段学生,除了大量阅读外,还要丰富内涵,要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书籍以文学类为主,如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现当代大家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等。

环境文化:校园八景

    

    慧润园:

    园内有“慧目泉”,取自我校的学风——“水滴石穿,通而生慧”中的“慧”字,泉池形如目,故名“慧目泉”,寓意开启学生的一双慧眼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玉润园:

    园内有“勤、智”石,时时提醒全体师生,勤能益智;“智明廊”内王羲之、颜真卿四大书法家的介绍及作品欣赏;町园芬芳,樱花绚烂,红玉兰挺秀,垂丝海棠婀娜,梅花高洁。

    

    涵润园:

    园内有“智叟石”,小品:“博古通今”“开卷有益”及松竹梅“岁寒三友”。“智叟”颔首凝思,“松竹梅”高洁圣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未出土前便有节,待到凌云仍虚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养润园:

    园内有“校训石”,“智贤亭”,“论水壁”,“智敏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丰润园:

    园内草木繁盛、郁郁葱葱,疏密有致,桃子盈盈,枇杷硕硕,梨子点点,石榴累累,春华秋实,果香四溢。

    

    智健园:

    “跳绳”“踢毽”“长跑”是学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园内立有“绳”童、“毽”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剪影,告诉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更需要有健康的体魄。

    

    智润园:

    园内有“亲子石”“书山路”“七彩廊”“读书角”及雕塑“羊羔跪乳”。 每一处都空间独特,别具匠心,可谓处处皆风景,时时读书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活动的世界。

    

    善润园:

    园内有“波浪凳”,“智达亭”,“智思廊”,“万卷林”及雕塑“负荆请罪”。一波三折,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书卷掩映。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熏陶浸染,润泽童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文化立校 内涵发展
发布日期:2022-10-21 字号:[ ]

校   徽

       

主体色彩为紫色,看上去充满气质而有魅力,显得浪漫而高雅;上环是中文校名,下环英文校名;内环主图案看似一位头顶着七色花瓣的少年,像浪花一样欢快地奔跑着;1958,是建校的年代;学校面临长江,浪花寓意江水;头顶七色花瓣,寓意校园多姿多彩;中间主体部分又如太阳、月亮、星星,寓意学校用阳光卡、月光卡、星光卡三卡丰富学生生活,下又似一本展开的书籍,寓意书籍为学生的主体生活;整体意为,欢快的新浦实小水娃在多彩的校园生活里茁壮成长。

办学目标:培养现代文明都市人

       

    我校隶属江浦街道,原属城东乡,原是乡镇一级中心校学校。现在,浦口将被打造成南京市江北新区,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学校不再是培养新一代农民,建设新农村,而要培养现代文明的都市人,把浦口、把南京、把祖国建设发展更加美好。因此,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都市文明人。所以,学校提出“培养现代文明都市人”的办学目标。


办学理念: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这是现代管理学大师戴米的观点,他所阐述的是质量管理这一观点,表达的是在工作中我们要寻求质量最优,达到每天都在进步。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就值得肯定,值得表扬。学习如登山,每天都在前进,终有一天会达到胜利的顶峰。对于教师而言,昨天的成绩都已过去,每年、每届,甚至每天的学生都不一样,只有每天都在前进,才可以让自己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游刃有余,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校  训: 善   智

      

    新浦实小濒临长江,校园内绿树环绕,流水潺潺。几十年来,新浦实小人浸润水之韵,沐浴水之灵,早已将“善  智”贯穿于工作的每一天,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 。教育的价值在于利人利他,弘扬“水一般”的务实奉献精神,号召一种“先干后说”、“先有为后有位”的中国式职业美德。此为“善”。 
    庄子在他的《逍遥游•水地篇》指出“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教育,当借鉴水的智慧,厚积基层之智。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积学、积才、积势,丰富个人的能力,并发扬水的智慧,建立学习型组织,教学相长,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成长。此为“智”。


校 风:宁静致远 止于至善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的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育,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而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新浦实小人,当以大真、大爱、大诚、大智为追求,修身育人,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教风:厚积薄发  润物无声

       

    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接触,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的人格对于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会发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的影响力量。每个学生无不处在教师的影响下,教师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思想上无不烙下教师教育的印记。


学风 :水滴石穿  通而生慧

      

    水滴石穿: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此词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后引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上能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心念专一;一通百通,从事入理,产生智慧。

 

楼宇文化


    四幢楼分别命名为“善学楼”“善思楼”“善行楼”“善和楼”,两条主干路分别命名为“智仁路”“智诚路”。一楼长廊为阅读长廊,时时提醒师生:“今天我读书了吗?”二楼长廊为德育长廊,体现着学校德育为首的办学宗旨,三楼长廊为艺体科技长廊,告诉我们,作为教育人时刻牢记全面发展是我们的育人方针。

       

    一大雅(门厅)  【聆风听雨】
    

    此处区域属于开放式门厅区域,亲近自然,从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汲取灵感。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通过阅读放眼世界,通过阅读关心身边事、关心天下事。
    大厅文化墙展示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其它柱面、大墙面展示《弟子规》、《论语》等为人基础篇章,学子们反复诵读,欣赏传统文化之精髓,启蒙养正,学习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形成忠厚学风。

      

    三层连廊文化(三小雅)
       

    一、二、三楼的连廊,分别设有主题阅览区,每个走廊区域设有书架、名言标语和坐凳等,营造一个积极、自由的求知氛围。具体为:

  

    【百阅廊】(一楼)
    “百阅”意义一是大量阅读,博览群书;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楼活动的多为低年段学生,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放图书可较为庞杂,以绘本、故事书、童话、寓言等为主。
   

    【问学轩】(二楼)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二楼活跃的是中年段学生,识字量已有储备,可进行较长文字的阅读,同时兴趣广泛,针对这一特点,轩内图书以科普类读物为主,激发学生阅读欲、学习欲、求知欲。

   

    【书蕴阁】(三楼)

    “书蕴”意为书香蕴藉之所。三楼为高年段学生,除了大量阅读外,还要丰富内涵,要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书籍以文学类为主,如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现当代大家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等。

环境文化:校园八景

    

    慧润园:

    园内有“慧目泉”,取自我校的学风——“水滴石穿,通而生慧”中的“慧”字,泉池形如目,故名“慧目泉”,寓意开启学生的一双慧眼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玉润园:

    园内有“勤、智”石,时时提醒全体师生,勤能益智;“智明廊”内王羲之、颜真卿四大书法家的介绍及作品欣赏;町园芬芳,樱花绚烂,红玉兰挺秀,垂丝海棠婀娜,梅花高洁。

    

    涵润园:

    园内有“智叟石”,小品:“博古通今”“开卷有益”及松竹梅“岁寒三友”。“智叟”颔首凝思,“松竹梅”高洁圣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未出土前便有节,待到凌云仍虚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养润园:

    园内有“校训石”,“智贤亭”,“论水壁”,“智敏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丰润园:

    园内草木繁盛、郁郁葱葱,疏密有致,桃子盈盈,枇杷硕硕,梨子点点,石榴累累,春华秋实,果香四溢。

    

    智健园:

    “跳绳”“踢毽”“长跑”是学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园内立有“绳”童、“毽”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剪影,告诉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更需要有健康的体魄。

    

    智润园:

    园内有“亲子石”“书山路”“七彩廊”“读书角”及雕塑“羊羔跪乳”。 每一处都空间独特,别具匠心,可谓处处皆风景,时时读书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活动的世界。

    

    善润园:

    园内有“波浪凳”,“智达亭”,“智思廊”,“万卷林”及雕塑“负荆请罪”。一波三折,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书卷掩映。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熏陶浸染,润泽童心。

 


Copyright © 2017         www.pk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50395-1号    
主办单位: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丹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