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不辍则精进 行有向而致远
农谚曰:秋耕深,米谷满仓。浦口英语人于深秋十月也迎来自己的深耕满仓。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引导浦口区初中英语教师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以研促学,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能力,在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刘晓宁主任的精心组织下,浦口区初中英语高研班学员和全体初三老师齐聚金陵中学浦口分校进行善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一、“善学”课堂耕教学
活动伊始,中华中学城南分校的李美婷老师带来九年级上册Unit5 Reading第一课时的教学。李老师由两段音乐导入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异同,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人物-谭盾。在读中环节,李老师用填表、匹配、思考等多样化活动鼓励学生精读细读文本,深挖文本,并提醒学生关注行文逻辑和文章写作手法。在分析文本之后,李老师结合时事,引入谭盾最新演出讯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谭盾及其音乐的个人介绍。最后,李老师从音乐无边界引申到多种艺术无边界,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发掘更多艺术家。
接着,金陵中学浦口分校的叶刘玲老师也执教了九年级上册Unit5 Reading第一课时。在简短的复习之后,叶老师从课本配图、标题、导入等部分引导学生预测文本体裁,并由此继续引导思考,该体裁下可能涉及的话题来预测文本内容。随后,让学生阅读文本匹配各自然段主要话题,并抛出问题谭盾成功的原因。进入文章的细读环节,在处理谭盾的人生经历时不断回应该问题。谈及谭盾的音乐作品时,叶老师先带领学生赏析其为电影《卧虎藏龙》所作配乐,然后鼓励学生依此模板,各自成组、合作赏析其另外两则作品。接着结合读中分析,总结出谭盾成功的原因,并结合谭盾最新演出,请同学们小组汇报对谭盾生平及作品介绍。课堂最后,引导学生们思考何物无边界。
二、名师讲座指方向
两节精彩的研讨课后,来自浦口区第三中学的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浦口区学科带头人徐雨晨老师先是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精细入微的点评。她指出两位青年教师都高度关注新课标,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英语学习活动及单元主题意义,实现了育人导向。
徐老师紧接着就为大家带来题为“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的讲座,讲座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依托新版义教课标,主题引领单元复习;当前单元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复习策略;基于单元主题意义,建构单元复习;打破教材单元壁垒,探索大单元复习策略。耳目一新的讲座让我们反思在复习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灌输式复习,导致复习低效化;孤立式复习,导致复习碎片化;题海式复习,导致复习功利化。同时也为我们对如何上好单元复习课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基于教材话题复现,整合复习内容;确定子主题,复习目标及知识框架。徐老师的讲座可谓一场及时雨,为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复习课指明了方向,相信各位老师都会在课堂中实践起来。
活动尾声,刘晓宁主任为在座的老师们提出期中复习三点建议: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多以学生为主体去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和单元任务,形成基于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和单元语言的两张框架图。最后,教师应该及时洞悉新课标、新教材变化,尽快适应新课堂,迎接新中考。在复习课展开的过程中,关注设计真实情境,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坚持借鉴项目化学习,规划练习任务;加强优化考试形式,强化正面反拨。
耕不辍则精进,行有向而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浦口英语教师会在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浦口英语人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将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