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 实践新教材
——七年级苏教版(2024年)培训(二)
秋光为序,潜心教研。为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优化教学设计,深化“善学”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质量,10月29号下午浦口区生物学科在浦口区第四中学开展了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浦口区初中生物研训员周新民老师主持,浦口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参加,特别邀请了南京市玄武区兼职研训员、第九初级中学的葛梅老师莅临指导。
首先,浦口四中的李雅慧老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课——《一个细胞的自述》。李老师以植物细胞作为第一视角,由微观到宏观,巧妙地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植物体的层次结构、形形色色的藻类和植物等知识串联起来,实现了生物知识的结构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还别出心裁地运用“变大术”“分身术”“变身术”等拟生名词将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生动地呈现出来,整节课课堂活动丰富多样,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之后,听课的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节复习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知识点的呈现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于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及疑惑,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启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接着,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葛梅老师进行了主题为《第2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实践》的讲座。葛老师首先以玄武区生物教研组的省级课题《大单元视域下中学生物学学科实践教学研究》为例,详细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核心概念,强调老师们需要紧跟新课标、新教材,改变学科学习方式并在教学中实践。随后,葛老师分享了玄武区生物教研组对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尝试——基于大单元的集体备课。她以第一章“认识细胞”为例,从集体备课前的培训、备课后的初步教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以及新旧教材的对比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玄武区集体备课的实施过程和教学实践的成果。这次分享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最后,研训员周新民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周老师以“实”字精准概括玄武区对新教材进行集体备课的举措,他说:玄武区生物教研组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很“真实”,备课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很“扎实”,过程性材料以及老师的收获很“详实”,最终实现教学实践的“落实”。同时,周老师特别强调我们浦口区对于新教材导学案的编写要稳步推进,要求各校教研组参照玄武区集体备课的范式,发挥集体智慧,落实新教材的教法研究和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为浦口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此次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对新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今后,浦口区的生物教师们将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浦口区生物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