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生命长河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六年级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如何调试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处理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科学地度过这个“心理断乳期”,在“陶老师”工作站浦口分站的协助组织下,浦口区实验学校于2023年6月14日举办“解密青春 悦纳自我 拥抱未来”的小学六年级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当天下午,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陶老师”工作站浦口分站、浦口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张婧妍主任应邀为浦口区实验学校的六年级(1)至(6)班的全体学生开设了一场精彩生动的讲座《解密青春 悦纳自我 拥抱未来》。
一开始,张老师安排了同学们喜爱的暖场小游戏——雨点变奏曲。全场学生或是敲击手指,或是鼓掌,或是拍腿,或是跺脚,而后雨过天晴变成太阳花,学生乐于参与,氛围活跃。
紧接着,张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了青春期的定义,以及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和青春期所面临的心理变化,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青少年产生困扰、不安、自卑、焦虑等情绪。
然后,张老师让学生从自我认识开始,以“如何看待学习成绩”为例,引导学生要学会正确分析,接纳自我,寻找优势,做更好的自己。随后张老师介绍了自我悦纳的含义,指出青春期比任何一个时期都看重友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这个时期对友谊的看法,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接着,张老师用视频让学生了解青春期为什么会如此情绪化,告诉学生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因为每种情绪都有它的功能,所以需要正视并接纳情绪,更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负面情绪的危害,张老师通过“踢猫效应”的短视频生动说明,又借用几个不同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体验、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并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
由于临近期末,有心的张老师还特意与同学们就“考试焦虑”就行了探讨,帮助学生调节考前心态,剖析自卑、自负、放弃、敏感、烦躁、苛刻等六种考前心态,分享了几种缓解焦虑的方法,寄语同学们“过程要全力以赴,结果顺其自然”,以最佳状态度过小学毕业的前夕。最后张老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心情,用温婉的语言引领学生进行了冥想训练,想象一处洁净、壮美、高远的地方,学生沉浸其中。
南京书人实验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胡艳霞为六(7)班的孩子们带来《悦纳青春 笑迎花季》的心育课,胡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加上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辅以信息化手段整个课堂气氛融洽自然。课堂上胡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时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正确认识青春期,并以《伤痕实验》心理微视频让学生学会接受青春期中的自己,进而欣赏自己。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的心理专职教师顾倩为六(8)班的孩子们带来主题为《解读青春密码》的心育课,顾老师以“写下你的青春期烦恼”这一话题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接下来的“绘制青春期情绪圆盘”,“一起帮他出主意”,微视频《你为何情绪化》”等教学活动的安排更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青春期的相关知识。
此次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帮助学校全体六年级学生从自我悦纳、情绪调节、青春期的友谊、考试心态等方面全面提升了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在青春期阶段所要面临的挑战以及调适和应对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了人格,增强了耐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