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和有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都能到室外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表彰奖励,促进全体师生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积极参与阳光大课间体育活 动。
三、活动主题: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四、活动原则
全体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
因地制宜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特色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学校要挖掘体育资源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活动需要。
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每一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工作小组
组 长:陈久贵
副组长:董香琴、燕红林、潘霄燕
组 员:管丽玲、黄凌、全校班主任及体育组全体教师
督查组:学校每天值日行政领导及值勤学生
六、活动安排
1. 大课间内容安排: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分别制定了春夏季、秋冬季和雨雪天三个不同的内容,适合学生天天运动,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2. 大课间特色体现:为提高学生对大课间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上午大课间以学生体能锻炼为主,下午大课间以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为主,各班月月有比拼,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中部具体安排
内容
时间 | 春、夏季 | 秋、冬季 | 场地 | 雨、雪天 | 场地 |
上午 8:45~9:15 | 跑操2圈+身体素质操+跳绳2分钟+放松操 | 跑操3圈+身体素质操+跳绳1分钟+放松操 | 田径场 | 室内操两套、身体素质操 | 各班级 |
下午 3:20~3:50 | 篮球、排球、投壶、空竹、踢毽子、滚铁环 | 趣味跑、长绳、足球、跳皮筋、羽毛球、沙包 | 田径场、篮、排、足、羽毛球场 | 室内操、棋类项目 | 各班级 |
具体分工表
室外大课间分工
| 陈宏健 各班主任 | 1. 场地、器材室管理人员的安排与纪律要求 2. 进退场的组织和要求 |
王怡、舒涵 | 操场音响设备(播放音乐、口令、简单点评指导等) | |
庞雪妍 | 教学区音响设备(播放音乐、纪律要求等) | |
值勤学生 | 检查各班级室外大课间实施情况并进行评分 | |
室内大课间分工
| 庞雪妍 | 协调教学区音响设备 |
各班主任、陈宏健、王怡、舒涵 | 各班级活动安排和纪律要求 | |
执勤学生 | 检查各班级室内大课间实施情况并进行评分 | |
注:1. 场地障碍物,操场打点、划线,由综合组全体成员共同配合完成。 2. 若有请假,请在组内相互协调大课间工作,以确保大课间正常进行。 |
小学部具体安排
内容
时间 | 春、夏季 | 秋、冬季 | 场地 | 雨、雪天 | 场地 |
上午 9:50~10:20 | 广播操、趣味田径、足、篮排、投掷、长短绳项目 | 跑操、趣味田径项目 | 田径场、篮球、足球、排球场 | 室内操、身体素质操 | 各班教室 |
具体分工表
室外大课间分工
| 饶为政 各班主任 | 1.场地、器材室管理人员的安排与纪律要求 2.进退场的组织和要求 |
刘月 | 操场音响设备(播放音乐、口令、简单点评指导等) | |
许婷婷 | 检查各班级室外大课间实施情况并进行评分 | |
室内大课间分工
| 刘月 | 协调教学区音响设备 |
各班主任、体育组 | 各班级活动安排和纪律要求 | |
许婷婷 | 检查各班级室内大课间实施情况并进行评分 | |
注:1. 场地障碍物,操场打点、划线,由综合组全体成员共同配合完成。 2. 若有请假,请在组内相互协调大课间工作,以确保大课间正常进行。 |
金陵中学浦口分校
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