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工 走近童心”
——凤凰幼儿园开展班级美工区汇报分享活动
在幼儿园
有这么一个艺术小天地
那里是孩子们释放天性、
感受美好、发挥想象的地方——美工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美工区是孩子们陶醉制作和感受艺术的快乐阵地,无数的创造灵感都来源于美工区对孩子的艺术启发。为了有效促进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有效开展,在莫健骑园长的主持下开展了班级美工区汇报分享活动,通过本次分享活动老师们分享了自己想法和见解,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次分享会吧!
汇报分享 共同成长
中二班的陈楚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分享了自己班级的美工区特色“锡纸的世界”。
按照主题来源、发现锡纸、玩转锡纸、活动小结这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锡纸的世界”,在活动中她将“锡纸的世界”又分为了3个主题:太空、民族、本土,依托幼儿园的美工课程,激发班级幼儿创作了苗族饰品和西埂莲乡等作品,在纸艺活动中,幼儿真正成了锡纸的主人,在交流、分工与合作中有机整合材料。
大二班刘君晖老师从编织思维和创意编织这两点出发详细介绍她们班级美工区设有的创意编织区,在编织区我们看见幼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编织。
幼儿喜欢自由编织,在编织中学到了一些技法,即锻炼了手部肌肉又打开了思维。
让我们一起欣赏幼儿的编织作品吧。
各抒己见 交流共长
分享活动结束,老师们集中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研讨中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所思所感,首先肯定了各班美工区域内容的亮点同时也给出了新的调整方向。有的老师提出锡纸的呈现可以多样性,辅助材料还可以丰富多元一些,编织的技能可以继续提升,还有的老师提出心中疑问:如何能展现琳琅满目作品的同时彰显艺术性呢?对此,老师们纷纷展开讨论,有些老师认为可以将作品渗透于其他区角或者任意角落,让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针对老师们的讨论梁萍萍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了在浦口区美术组学习培训后的心得——“国潮”走进幼儿园,梁老师从扎染、绒花、编织、其他这四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讲述,为老师们在美工区的创设再次打开了新思路。
最后莫健骑园长给予了老师们充分的肯定,对美工区后期的调整与优化也提出了操作性的建议。莫园长提出在活动中老师要以幼儿为本,及时关注幼儿身心发展,根据幼儿的表现能力与发展进度投放相应的材料支撑,更好地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可以融合其他区角游戏真正做到推动幼儿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莫园长建议我们的教师也需要思考幼儿作品的呈现方式,如何把美工区布置的细致又有特色让幼儿真正感受美、欣赏美。
此次美工区分享活动,老师们对于美工区的创设和区域材料的准备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师幼互动上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新的灵感。
每一次学习,
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
每一次研讨,
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每一次启程,
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
教育因交流而更精彩,教研因探索而更美丽。
撰稿:何俊平
图片:何俊平
一审:张玲霞
二审:傅婷婷
三审:邵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