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 教育科研 > 教师发展
回归教育初心,探寻“好老师”的修炼之道 ——读《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有感 陈圆圆
发布日期:2022-09-23 字号:[ ]

读一本好书,即是一场洗礼。假期,我认真拜读了严华银老师的作品《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严老师从平凡生活入手,引导我们审问生活,思考教育现象背后的实质。严老师的思想就像嘈杂人海中的一声呐喊!何必追名逐利,何必随波逐流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亟需教师冷静地思考和扎实地探索,回归教育初心,静心思教安心培育,可能比什么都重要。严老师结合个人经历针砭教育时弊、直击教育本质,立言教育处方,呼吁教育人安静读书,深入反思。

 

一、“寻根”:把握教育内涵,回归教育初心

新时代教育转型是不可逆的必然然而在实现“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学校在摸索,从国内名校经验到国际先进理论,喜忧参半。严老师在书中揭穿了当前存在的教育种种怪象,引导我们认真反思,必须适时停止”,从源头上、本质上思考“教育”二字。

《孟子·尽心上》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解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

合言之,所谓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一种活动。某种程度上,从促进人性成长、人生幸福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引领、教导每一个教育对象对自我进行深刻认知和准确发现:“我”的个性、兴趣、爱好和追求,一生至为钟爱的事业。

教育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多种形式存在,伴随人的一生,对个体的教育活动不仅关系个人成长、家庭命运,更关系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未来建设。

 

二、“师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严老师在书中写道,“教育的转型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而教育转型的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卓越的教育一定来自卓越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而因为教育关乎社会文明,决定国家精神,我们又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未来”。因此,教师在整个教育中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份肩负未来人类建设的养成事业。

何为“师”?何能为“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古今中外关于“师”的言论很多,“师者,传道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人呢?结合自身的有限阅历和理解,我认为教师是以自身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熏染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开展创新的、有品质的思维能力,滋养家国情怀,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讲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被赋予了一种使命,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学识、品质、行为的标杆,具有极强的模范作用。严老师在书中给教师群体发声,“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卓越的教育一定来自卓越的教师。”教师价值的实现就是用自己的“学高”和“身正”教导、指引和影响教育对象。我们必须理性认识,教师的“学高”和“身正”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教师长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尤其是教育实践中慢慢修炼达成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用一生去修行,不断学习实践,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一名优秀“四有”好教师。

 

三、“展望”:“好老师”的修炼之道

关于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做出了指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本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反思,也会有很多观点和严老师一致,这让我内心很是欣慰。从教以来,我没有偏离方向,做到了严守教师底线,脚踏实地教书,真情真意育人。结合严老师在书中传递的理念思想,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修炼之道”:

“树人”者,先“立德”

“立德树人”,“树人”者,先“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好老师,教好课是教师的天职,而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必备。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团结同事集体协作。为人师者,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修炼自身的品格,好老师不是“教”人道德优秀的老师,好老师是通过自己自然流淌出来的高尚情感、毫不矫揉造作春风化雨的言语以及随心而至的行为“熏染”学生道德的老师。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的修炼,已然是教师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必修课。

更新理念,主动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时代对教师职业构成挑战,无限平台、海量资源、极速传输等使得国际国内消息迅速传播,教师的学科知识早已不是“秘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以为教师应该主动升级自身“装备”,再也不能依赖已有的知识库了,要敢于冲破“围墙思维”应该及时更新理念,提升现代教学素养,掌握技术,从而是实现教学策略和教育方式的转型。

新时代教师应该随时给自己“充电”,学习新的理论,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或课堂学习模式,学习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制作、白板使用、“翻转课堂”等。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做学习发展型教师。

以人为本,福泽教育

教育终究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实践,应该依据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转型”需要的人才。今天教育领域存在极端现象,如应试体制下的强烈“内卷”、超前学习、几乎24小时的学业安排,家长的焦虑心理愈演愈烈,教育被市场化、功利化。短期内可能会有速成的成绩,但是背后又有多少孩子在“哭泣”呢?人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同年龄有属于该年龄的可爱,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学生的本性,尊重孩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收获自信和幸福感,促使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严老师在书中提到了“福泽教育”的概念,他说,“福泽,是基于教育实现的理想追求的表达。”以学校和老师之“福”来润泽学生,润泽他人。学生终有一天又能以自身之福来润泽他人,润泽社会,并进而反哺、润泽学校。就此而言,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幸福的润泽,而且是立体交互的润泽。“福泽”哲学,体现的是基于规律的个性、有所根据的原创和极具智慧的表达。“福泽教育”的践行,实现的是教育的公平、普惠、生长、温润、细腻之功,这正是现实和未来基础教有所要达成的至为关键的目标任务,这也是教育的无量功德。

 

教育更多的不是教,而是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萨尔曼可汗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帮助人们收获人生的果实。教育的责任在于挖掘人的潜力。教育的使命在于提升人的尊严。”古今中外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个体的人实现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因此,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才是初心的最终指向。

读完严老师的这本书,我将更加坚守心中的一片净土:安安静静教书,安安静静育人,安安静静读书治学,安安静静深思反思。


Copyright © 2017         www.pk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50395-1号    
主办单位: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丹书科技有限公司